新闻中心

首页>> 党群工作>> 学习交流>> 内容详情
我的马拉松之旅
来源:东湖高新分公司 时间:2017-09-26 22:36:13 浏览人数:5349人

    2017年9月17日,我参加了2017年北京马拉松,以3小时24分的成绩完成了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这是我的第12场全程马拉松,第3场北京马拉松。

    北京马拉松有着“国马”之称,是我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马拉松赛事。在天安门广场起跑,奔跑在神州第一街——长安街,跑过天安门、中南海、中华世纪坛、军事博物馆,最终来到国家体育馆(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条线路堪称经典,令人记忆深刻。起跑前,在天安门广场数万人齐唱国歌的场景,更是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人民已经基本满足了温饱需求,全面奔向小康生活,这时,大家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体育运动能改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跑步又是最简便、最能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方式。于是,在国家提倡全民健身的号召下,马拉松运动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发展的如火如荼,我也正是在这股马拉松浪潮中爱上了这项运动。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加,居住环境中运动设施又不像在学校里那么便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体育运动。偶然的机会,在电视里看到了马拉松赛事的转播,突然意识到,原来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锻炼完成马拉松,这一下激发出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也开始尝试跑步,起初,我就是围绕着小区跑个一公里,然后逐渐增加到三公里、五公里,速度也不快,每周大约跑3~4次,后来跑的越来越轻松,呼吸逐渐平稳,脚步也变得轻盈,坚持几周之后,感觉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睡眠质量非常高,并且精力充沛,让我体会到坚持跑步给我带来的益处,于是更加投入其中。后来,十公里跑变得越来越轻松,我甚至有余力进行加速,然后,二十公里、半程马拉松...当坚持跑步到第九个月的时候,在2015年的元旦,我在厦门国际马拉松上,第一次完成了全程马拉松。

    全程马拉松的距离是42.195公里,是一项超长距离的运动项目,对人的体能和毅力考验极大。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马拉松并不能说适合所有的人,但是,马拉松却能通过部分人的极致表现,体现出一种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我并非是专业运动员,参加马拉松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争金夺银,当奔跑在赛道上的时候,需要挑战的就是自己。虽然千千万万的人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奔跑,但是,每一个人的身体条件、生活背景、训练情况、甚至在起跑时的位置都不一样,能冲出人群的永远是在前方起跑、天赋异禀、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少数精英选手。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茫茫人海中向前奔跑,看似大家都在一起,但是每个人却又是在独自奔跑,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被高手拉着跑只会打乱的节奏,甚至导致摔倒。有些人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和你并肩奔跑,但是在如此长距离的路程中,极少有人会陪你从起点一直陪伴到终点。我们只能在奔跑的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努力向前,在体能充沛的时候,不要浮躁,胡乱冲刺;在体能接近极限的时刻,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如果说,跑步是为了强身健体,那么,马拉松,就更接近对心理和意志的修炼。

    通过四年坚持跑步,跑步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都要参加一些马拉松比赛,由于有这些比赛的刺激,我会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较好的作息习惯,我感觉现在的身体状态处在人生中最好的阶段,虽然我的竞技水平并不高,但是,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却让我受益匪浅。马拉松不仅给我带来了健康的身体,也磨练我的心态和意志。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