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工程公司培养年轻员工有一套,现场结了23对师徒
来源:工会 时间:2018-09-05 12:41:25
浏览人数:3981人
9月3日下午,在工程公司黄家湖项目部会议室,23名资深技术员工和23名年轻同事郑重签下协议,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对子,这也标志着工程公司“导师带徒”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落地实施。

在师徒签署的“协议书”上,师傅、徒弟、公司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都一一列出。比如,师傅要培养和提高徒弟岗位操作技能,对带徒的目标内容、知识技能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检查、督促、落实都要有具体安排;徒弟要思想上积极进步,加强品德修养,不仅要努力学技术、钻业务,还要学政治、学作风,实现岗位成才;公司则要为导师带徒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必要的培训费用、资料购买,以及领导的支持和工作任务时间的协调安排等。此外,还明确了要达成的目标,比如技术员岗位要能够独立完成施工方案的编制。

金征南是工程公司抢险中心抢险班班长,从事管道安装维修及施工管理工作30多年,在第2届全国燃气杯比赛中夺得燃气具安装维修团体第1名,被授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他表示,天然气管道的链接、测量、维修等工作需要耐心细致,也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虽然名义上的徒弟只有一人,但实际工作中至少还指导着两三个年轻同事,他会更多的在一线工作现场指导徒弟,带领他们成长。”
1992年出生的晏洋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多,从事市政项目的技术员岗位,主要工作是编写施工的方案、图纸等。“之前在项目上,他也经常向项目经理等人学习,但主要靠自学,没有专人指导,也不系统。”晏洋说,有了专门的师傅后,自己肯定会成长的更快。
1992年出生的晏洋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多,从事市政项目的技术员岗位,主要工作是编写施工的方案、图纸等。“之前在项目上,他也经常向项目经理等人学习,但主要靠自学,没有专人指导,也不系统。”晏洋说,有了专门的师傅后,自己肯定会成长的更快。

工程公司党委书记杜勇介绍,为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青年员工的技能提升和岗位成才,根据燃气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启动了这项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23对导师和徒弟都经过了严格挑选,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工程公司将对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监督,活动期满还会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评定,确保带来实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