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沉社区工作纪实二
来源:党委工作部 时间:2020-02-22 20:31:39
浏览人数:4636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病毒险恶,国家遭难,是谁不求名利,不论生死,挡在群众身前?有医护,亦有党员。他们出现的地方,便是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疫情当前,武汉封城,防疫攻坚战打响,无数党员挺身而出,他们在这一刻显出炙热初心,去到最基层的社区,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投身新到新冠肺炎的防控,保障居民供给、开展排查工作、支援方舱医院建设……他们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为这次“战疫”勇敢奋斗。
2月17号,涂新建下沉到武昌区紫阳街保安社区开始摸排工作,清查“四类”人员。到19号晚,整整三天,他都在居民楼里上下奔走。他所排查的汇文新都小区是楼梯房,排查时候只能一步步上下楼梯挨家询问。为能多查访几户,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排查,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楼梯上边走边跑,一天下来全身都像是泡在汗水里,头发都湿透了。年龄不饶人,超负荷的运动量让他的腰疼了起来,严重时候走路都得弯着腰。
在排查收网的那一天,晚上,排查到了尾声,白天已探访146户的他精疲力竭,由于担心社区没有彻底清底,他不顾已经透支的身体,又连夜投入到排查工作中。深夜了,结束排查工作的他依然是一身防护服,面戴口罩。路灯下,那满是皱纹的额头在桔红的灯光里若隐若现,布满血丝的眼里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第二天,没有多余的休息,他立即进行社区统一采购配送工作,为社区居民送物资上门220户。
工作37年,他管理的支部以及个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并荣获武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此次疫情奋战在一线好似意料之外,其实是情理之中,就像他说的:“我虽然年纪大了,可正因为是老党员,所以更要带头冲锋!”


涂新建
自疫情爆发以来,他就一直心系防控工作,接到下沉社区的通知,他立马赶到洪山区洪山街双建社区。平日里,他“变身”门卫,守着小区门岗除却持有防疫通行证的6人外禁止任何人出入小区。也有不理解的业主要求出门,但他公正公平,绝不放行,纵然业主不满,也只是耐心劝慰,鼓励大家坚持就是胜利,号召居民齐心协力共同打败病毒。除此之外,他还帮助居民购生活必需品200多份,分捡、配送蔬菜50余户。在家里,他很少下厨,但为了群众,他硬是认识了所有蔬菜。
家人很是担忧他的身体,因为他早就有了“三高”,每天吃药打胰岛素,此次下沉社区感染几率很大,在通电话时关心他:“如果有不舒服就赶紧回来,不要硬抗。”他只是淡然回应:“没事,我这又不是要命的大病,现在好多人都在死亡的边缘了,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心里也好受一些。”

王崧
在接到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通知时,潘志超正在参加方舱医院的建设,和“战友们”连续奋斗十几个小时的他疲惫憔悴,一听到有新的任务,二话不说就同意下沉到汉阳区江堤街江欣社区,从防疫建设一线转战社区第一防线。和其他同事们的社区工作类似,他也负责“四类”人员排查、逐户电话问询先期登记发热的家庭、物资分配、孤寡老人服务等工作。别看他年纪不大,与居民交流时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细致,沟通有礼有节,办事灵活机动,懂得主动去关心了解居民生活情况,只要是合理的诉求他都一一满足,就算不能及时解决,也会把反映的问题及时记录,继而反馈给社区人员。
几天的高强度工作下来,他嗓音早已嘶哑,疲惫至极,饭都吃不下。可即使如此,他心中最挂念的还是群众们,经常会通过社交软件问一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竭力去为大家办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性与初心。

潘志超
党员暮年也冲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年龄无关,党性不泯,便会始终战斗在前线,汉口项目部的支部书记涂新建就是这样一位老党员。作为一名拥有37年党龄的“60后”老干部,即将退休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果断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冒着感染风险,为群众筑起安全堡垒。2月17号,涂新建下沉到武昌区紫阳街保安社区开始摸排工作,清查“四类”人员。到19号晚,整整三天,他都在居民楼里上下奔走。他所排查的汇文新都小区是楼梯房,排查时候只能一步步上下楼梯挨家询问。为能多查访几户,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排查,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楼梯上边走边跑,一天下来全身都像是泡在汗水里,头发都湿透了。年龄不饶人,超负荷的运动量让他的腰疼了起来,严重时候走路都得弯着腰。
在排查收网的那一天,晚上,排查到了尾声,白天已探访146户的他精疲力竭,由于担心社区没有彻底清底,他不顾已经透支的身体,又连夜投入到排查工作中。深夜了,结束排查工作的他依然是一身防护服,面戴口罩。路灯下,那满是皱纹的额头在桔红的灯光里若隐若现,布满血丝的眼里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第二天,没有多余的休息,他立即进行社区统一采购配送工作,为社区居民送物资上门220户。
工作37年,他管理的支部以及个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支部,并荣获武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此次疫情奋战在一线好似意料之外,其实是情理之中,就像他说的:“我虽然年纪大了,可正因为是老党员,所以更要带头冲锋!”



涂新建
默默奉献抗疫情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青春热血,绝不冷却。今年已经49岁的王崧是名老党员,和年轻人相比,他的精力没有那么旺盛,可奉献与付出绝不会比任何人少。自疫情爆发以来,他就一直心系防控工作,接到下沉社区的通知,他立马赶到洪山区洪山街双建社区。平日里,他“变身”门卫,守着小区门岗除却持有防疫通行证的6人外禁止任何人出入小区。也有不理解的业主要求出门,但他公正公平,绝不放行,纵然业主不满,也只是耐心劝慰,鼓励大家坚持就是胜利,号召居民齐心协力共同打败病毒。除此之外,他还帮助居民购生活必需品200多份,分捡、配送蔬菜50余户。在家里,他很少下厨,但为了群众,他硬是认识了所有蔬菜。
家人很是担忧他的身体,因为他早就有了“三高”,每天吃药打胰岛素,此次下沉社区感染几率很大,在通电话时关心他:“如果有不舒服就赶紧回来,不要硬抗。”他只是淡然回应:“没事,我这又不是要命的大病,现在好多人都在死亡的边缘了,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心里也好受一些。”


王崧
实践之中显党性
一心向党的人总会把群众放在心上。疫情中,党员的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其实不单单是党员,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的预备党员也拼在前线。非开挖项目部潘志超虽然入党不到半年,但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并不输老党员。在接到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通知时,潘志超正在参加方舱医院的建设,和“战友们”连续奋斗十几个小时的他疲惫憔悴,一听到有新的任务,二话不说就同意下沉到汉阳区江堤街江欣社区,从防疫建设一线转战社区第一防线。和其他同事们的社区工作类似,他也负责“四类”人员排查、逐户电话问询先期登记发热的家庭、物资分配、孤寡老人服务等工作。别看他年纪不大,与居民交流时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细致,沟通有礼有节,办事灵活机动,懂得主动去关心了解居民生活情况,只要是合理的诉求他都一一满足,就算不能及时解决,也会把反映的问题及时记录,继而反馈给社区人员。
几天的高强度工作下来,他嗓音早已嘶哑,疲惫至极,饭都吃不下。可即使如此,他心中最挂念的还是群众们,经常会通过社交软件问一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竭力去为大家办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性与初心。


潘志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疫情当下的星火显得更为难得可贵,他们也许并非直接救人的白衣战士,但也同样拼上自己默默战斗。除却这几位下沉社区的党员,还有无数的“他们”此刻正拼在基层一线,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却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冲破黑暗的希望。因为有他们,相信这一次,我们必然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