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整治与保护工程项目——胜利街段电力管道拖管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工程用定向钻进回拖导管法敷设De160PE、De110PE,主线工作量约800m/孔×20孔,支线工作量约500m/孔×15孔,单管总长度约20000m,内容包括定向钻进、扩孔及拖管、与其配套的管道焊接、运输及泥浆清运,目前已完成单管6600米的工程量。主要做法如下:
1、克服了地下各种管线交叉施工难度大
胜利街电力工程地处汉口原法租界,施工穿越区域历史建筑较多,地下管网错综复杂,自来水、电缆、老联通、电信、燃气等各种地下设施错综复杂,因为历史久远,老城区的地下管线资料十分不准确,给我们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地处长江边上,原为长江故道,地下土质属于沙层,极不利于非开挖施工,为了保证地下管网的安全,现场作业人员在现场勘查后,每一个点位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2、老城区施工区域狭小需要居民配合,协调量大
工程施工区域为老城区的中心区,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出行。比如,老城区居民区街巷道路狭窄、管线断面小,车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地下设施纵横交错,给管道的铺设及施工材料的进出造成极大不便。
在协调做好施工进度的同时,通过拉彩旗、设置安全围挡及警示标志等,提醒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施工过程中,干完一段及时回填、立即恢复,清扫路面;保证车辆、行人安全畅通,做到了文明、规范施工。
3、统筹安排,三管齐下,断面转场实现无缝对接
工程因为处于老城区,施工断面非常小,而且无法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出入点,造成结果就是:段数多,进场、转场工作量大,协调工作难度大,给施工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在有限的施工断面上,要做到尽可能的不影响周围居民的出行和生活,非开挖公司多次开会强调要高度重视,克服困难,统筹安排:综合组陈浩负责断面协调;技术组在孔祥富的带领下负责前期踏勘,管线复核,方案制定;施工组在魏全胜的带领下加快施工进度。三个小组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效果显著。
在本周三胜利街文化风貌街区改造指挥部例会上,非开挖公司电力管道拖管工程得到了业主、甲方、监理等好评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