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记非开挖青岛路电力改造(沿江大道电力拖管)工程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片区属于汉口租界老城区,安装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力设施,存在设备老化、消防隐患严重等问题,电力迁改工程的完工,使周边道路告别天空“蜘蛛网”,还城市一片干净天空。
青岛路电力改造工程是非开挖工程公司外接项目中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工程,该项目涉及沿江大道、洞庭街、鄱阳街、天津路等老街区道路,其中沿江大道(合作路--兰陵路)施工段穿越长度210米 ,横穿合作路与兰陵路路口中心地段。为了给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改造工程“让路”,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的所有架空电线及通讯线缆需全部拆除,由供电部门建设专用通道,改走地下电缆。通过改走地下电缆,改善拥挤道路交通和靓丽城市景观。
沿江大道电力拖管工程项目需要非开挖项目组成员前期做好大量勘查及协调工作。进场前,外接项目组多次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精心组织;12月1日进场后,技术人员讨论方案及施工事宜;由于地下管线复杂,地埋设施不明,12月4日至9日,施工人员先后共开挖了6个探坑,只有对地下原有管线探测准确,才能精确铺设管线位置;12月10日至13日,连续四天的导向工作在寒风细雨中进行着,钻机导向员李伟和机组成员余威不畏夜间零下5℃寒冷天气,与施工人员并肩奋战了十多个小时直到双腿发麻,他们多次克服导向过程中地埋设施问题,遇到障碍物导向过程一次次受阻,需要不断调整方案。由于导向探棒长时间工作,离成功只差20米的时候,探棒温度突然升高报警。无奈下等待一个多小时,探头无法发射信号,钻机暂停工作,施工机组人员连夜重新把所有钻杆抽离出来,第二天重新导向才得以成功。为避开复杂交错的地下管线,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第三次、第四次……正是这种对待工作坚持不懈的精神,施工人员终于在冷冽的寒风细雨中完成了第九次导向。直至12月19日凌晨时分,沿江大道(合作路--兰陵路)施工段还需进行第二次拖管,在非开挖工程公司班组成员的现场指挥下,确保了本次拖管工程顺利进行。
目前为止,沿江大道电力拖管工程项目还在继续,预计12月底完工,但非开挖工程公司拖管施工项目组成员们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还一直延续着。本次工程不仅彰显了非开挖工程公司安全文明施工形象,也树立了工程公司城市道路非开挖工程品牌。
